阅读提示:
经过了一年多的韬光养晦,最能感应市场先机的四大航运央企,在船价高点未进行扩张,却在行业低谷转暖之际实现了低成本扩张,并在国内港口码头扩大“势力范围”,同时按照国资委给央企今年划定的“重组、并购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三项重点任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整体上市步伐。
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招商局集团(以下简称中远、中海、中外运长航、招商局)为代表的4家航运央企,作为中国航运界的领跑者,它们有所为与不为的战略和选择皆被人们关注。事实上,今年以来,它们的一连串动作就多次释放央企整合将加快、市场面临低成本扩张机遇的信号。
着手新一轮船队扩张
当大多数航运企业还在观望冷却后的船舶建造市场时,财力雄厚的航运央企已着手新一轮的扩张。
3月30日,“中远航运”与中船集团属下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一举签订了总数为10艘2.7万吨级新型多用途船建造合同,轰动业界。
据了解,“中远航运”之所以敢逆势而上抄底市场主要源于两大基石支撑。
第一个基石是成本。目前新造船价格已比高点时低了40%,选择此时下订单,在造船成本上将拥有比较优势,且新设计的2.7 万吨级船的保本水平与原多用途船队平均1.7 万吨级的船相比,也并没有上升。
第二个基石是同类型船舶的超强盈利能力。去年下水的2.7万吨级多用途船,为公司带来了2000多万元利润,体现了新船较为强大的盈利能力。目前行业处在新的景气周期之中,运费水平正从去年的行业底谷逐渐向上运行。并且,“中远航运”的新多用途船主要服役远东至南美、非洲、孟加拉湾的市场,而新兴的亚非拉经济体的复苏肯定会快于发达国家,将有利拉动“中远航运”多用途船的运费水平。
经“中远航运”测算,此次建造的2.7万吨多用途船平均每年合计可实现净利润1.12亿元人民币,而计划中的另8艘2.8万吨重吊船项目平均每年合计可实现净利润1.17亿元人民币。两个造船项目合计将为公司增加49万吨的运力。
不同于中远高调扩容各类型船队,中海在抄底上显得比较谨慎。
“与去年相比,国际航运市场今年整体上会朝好的方向发展。随着运力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中海不排除下单建造新船的可能性。”3月8日,中海总裁李绍德在全国“两会”期间如是表示。
但是,由于看淡集装箱运输市场前景,今年中海的集装箱运力还会有所降低,因为一些租来的船舶会到期退租,但不增加运力不等于不增加新的航线,中海会通过与一些大的航运企业合作来拓展市场。
在散货船和油轮方面,由于整体运力还存在一定过剩,中海此前已通过修改船型对其运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未来还会淘汰2万至3万吨级的老旧船。对于中海今年是否会下单造船,李绍德表示,通过加强联营合作,中海会争取到稳定的煤炭等散货货源,这对散货船会产生一定的新需求。因此,在散货船方面将有希望出现新订单。
据悉,在油轮船队方面,中海今年将接收4艘超大型油轮(VLCC),计划在年底形成12艘30万吨级VLCC的船队规模,增加一倍以上的运力;在散货船队方面,中海在2007年就加大了30万吨级和20万吨级矿石船的建造,陆续签下了16艘矿石船的建造订单,目前正在陆续交付中,今年又将接收4艘23万吨级大型矿石船。
而在市场的另一边,主要从事能源业务的航运央企招商局正试图从老旧油轮船队中脱身。
受限于相关国际公约和规则,从去年开始,招商局旗下的“招商轮船”就接二连三地卖船。据“招商轮船”今年2月公告,公司下属境外单船公司与独立第三方美国万德联运签订了出售1艘9万吨级阿芙拉型单壳油轮的协议,协议总价折合约3836万元人民币,本次出售资产预计会给公司带来约2000万元的收益,预计公司非经常性利润和净利润均将相应增加。该轮属于公司原有的5艘阿芙拉型单壳油轮之一,其中4艘之前已经出售。
本次出售完成后,招商轮船“汰老换新”战略将取得初步成果。公司油轮船队由17艘平均船龄约7.8年的双壳油轮组成。此外,公司目前手持包括3艘VLCC和1艘阿芙拉型油轮在内的油轮新船订单(合计运力约100万载重吨),预计将在两年内分批交付。
一连串“造船”与“卖船”背后,具有资本优势和信贷优势的航运央企,在船价高点没能进行扩张,却在行业低谷转暖之际实现了低成本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