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集运: 最黑的“黑马”
www.jctrans.com 2009-11-14 12:46:00 上海航运交易所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CSCL)是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的集装箱船部门。中海集运的股票于2004年4月30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6月16日开始交易。 运力与运输活动 中海集运的集装箱船箱位自2000年以来稳步增长,从2006年1月以来一直占世界集装箱船队的3%多,牢固地确立了大型集装箱船公司的地位(见表1)。 目前,中海集运在从国内沿海航线到国际航线的广大范围内开展运输服务,开设了中国到日本、韩国、东南亚、澳大利亚、欧洲、地中海、美国、西非和波斯湾的多条航线。在北美/远东航线,16艘船将北美8个主要港口与40多个地方连成了运输网。尤其是中海集运开设了将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与亚洲各地连接的航线。远东/欧洲、地中海航线几乎网罗了中国所有的港口。该公司在国内的运输比例达到50%,其中有的地区达到80%-90%,充实了国内的集装箱运输网。 中海集运的集装箱运输量每年增长20%以上,但因世界经济衰退,2008年低于上年,营业成绩也明显下降(见表2)。 从中海集运的营业成绩看,2008年,由于运价大幅下跌,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0.5%。在营业总收入的减少中,国内航线的营业收入却比上年大幅增长。中海集运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也比上年急剧减少(见表3)。 在集装箱货流减少中,中海集运今后两年间的船舶运力都会迅速增加,因此将有约10%的既有运力闲置。由于预计集装箱船市场的前途严峻,作为经营环境恶化的对策,中海集运努力降低成本,以防止业绩继续恶化。今年,该公司把集装箱管理成本比上年降低20.6%,换装成本降低23.3%,燃油消费量减少8.6%。此外,还要把港口费用减少10.5%。 2010年基本战略 中海集运在加强开展全球运输中,认为中国的出口集装箱货物在长期内将增加,制定了重视运价稳定和提高效益的基本战略。 中海集运的运输网包括网罗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基干航线,已经开始实施包括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中东、亚洲/南美西岸、中东/欧洲、欧洲/北美东岸等航线的新的服务战略。另外,在既有航线,重视旨在增加航线数量、增强运力的战略。此外,注意在需求可望增大的地区开发新航线,对特定的小范围的运输也很重视,如在亚洲区域内、地中海、中东、波罗的海等欧洲及其周边地区、中美区域内建设支线网络。 中海集运的港口战略在国内获取10%-12%的集装箱装卸量。该公司现有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营运的港口码头有35个泊位,年吞吐能力1850万TEU,今后的目标是扩大到60个泊位、3600万TEU的吞吐能力。 近年两大战略 基干航线配备超大型集装箱船 中海集运预见世界范围内集装箱运输量将扩大,充分利用大型集装箱船经济性的运输方法,在基干航线运输大量集装箱。中海集运从2004年7月开始在亚洲/北美西岸航线配备8500TEU型集装箱船。受货流影响,同年8月该型船转配于亚洲/欧洲航线。进入2006年后,为了扩大运输和提高经济效益,中海集运在欧洲航线和北美航线配备超大型集装箱船,例如,2006年8月,与达飞轮船在亚洲/北欧航线利用9600TEU型船开展新的集装箱运输。 2007年8月,中海集运投资13.5984亿美元向韩国三星重工订造8艘13296 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这是世界最大级的集装箱船,将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陆续交付。 加入太平洋航线稳定化协定 中海集运原本长期奉行独立路线,不参加航运联盟和太平洋航线稳定化协定(TSA)。然而,2007年12月,该公司表明将加入TSA,并于2008年1月10日正式参加。 2007年,达飞轮船于1月份回归TSA,5月份地中海航运加入,6月份以星航运加入,重视共同步调的大型集装箱船公司增加。中海集运为了跟上竞争激化的时代,采用了重视协调体制的新战略,使TSA的成员公司增加到14家。由于中海集运的加入,TSA在太平洋航线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了70%,由此对稳定航线作出了贡献。 积极果敢开展合作营运 中海集运积极果敢地与其他船公司进行合作营运,重视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这是该公司营运体制中非常明显的特点。合作营运方式一般以采取两公司体制的较多,但从中海集运各航线的营运状况看,除了两公司体制外,还根据航线特点采用三公司体制和四公司体制,以实现运输服务的效率化。 两公司体制 中海集运与以星航运于2005年1月在远东/东地中海、黑海航线投入8艘2500TEU型船,开始了两条线的新运输。与长荣海运合作,于2005年4月在亚洲/欧洲航线通过互换舱位充实了运输。此外,中海集运与达飞轮船合作,于2006年3月在大西洋航线各投入2艘2500TEU型船,开始了合作营运。 中海集运在国内航线的合作营运也引人注目。该公司与马士基于2007年11月1日在天津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在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和集装箱等领域开展合作。 三公司和四公司体制 根据航线货流状况,中海集运采用了三公司体制和四公司体制,而且这种状况并不少见。例如,该公司与东方海外和达飞轮船旗下的澳大利亚国营轮船(新加坡)公司合作,于2008年5月开始了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航线的定周班运输,投入5艘4250TEU型船。另外,与赫伯罗特和马鲁巴合作,于2008年9月开始远东/西非航线的合作营运。 在四公司体制方面,2007年9月,中海集运与川崎汽船、阳明海运、以星航运3家公司合作,开设了连接亚洲与黑海的直达航线。2008年6月,与川崎汽船、达飞轮船、马鲁巴合作,在亚洲/南美东岸航线投入20艘2500TEU型船,以加强运输能力。 其它战略 中海集运根据集装箱船市场动向采取相应的经营战略,以提高运输量。在该公司的经营中,集装箱的购置和集装箱船的营运引人注目。 2005年10月,中海集运与以ABN Ambo Bank为干事的联合贷款集团签订了最多为1亿美元的融资合同,作为购买约7万只新造集装箱的资金。2007年12月,中海集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筹措资金154.68亿元多,用其中的88亿元建造8艘集装箱船(4艘国内建造,另4艘海外建造)。 另外,从各航线看,国内沿海航线的集装箱运输量高于其他航线,这是该公司2005年以后积极建设国内沿海航线的成果。尤其是,中海集运于2008年2月在连接嘉兴港与广州港的航线上开展了沿海集装箱周班运输,投入2艘1270 TEU型船。同年4月,在厦门/营口航线上配备与同样的4250TEU大型集装箱船,每8天1班,以提高沿海集装箱运输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