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
——浙江检验检疫局对接国家新区建设纪实
快点、快点、再快点。提速、提速、再提速。
6月30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这也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从提出概念到正式成为第四个国家级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只经历了一年多时间。新区的批复是跨越式的,新区的发展也将是跨越式,众多全国第一的储运基地、交易中心已然筹划中,港航物流、船舶制造等特色明显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也在规划中……舟山群岛新区正在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前沿。
浙江检验检疫局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全面对接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使检验检疫事业尽快驶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口岸把关职能部门,随着舟山口岸地位的日趋重要,舟山检验检疫局也因把关职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而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则注定了舟山检验检疫局将迎来一个新的腾飞机会。
浙江检验检疫局局长阎震多次强调,只要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只要有利于检验检疫事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就要大胆想,大胆试,大胆闯。
思路决定出路。“能否用强有力的技术实力来支持和保障新区建设将是舟山局接下来的中心工作,更是重要使命。”舟山检验检疫局局长娄传永踌躇满志。
舟山发展的优势在港口,发展的潜力在港口,发展的希望也在港口。
舟山目前的开放点分布在14座岛屿上,除了3座岛上有常规驻点外,检验检疫执法人员还常常需要在不同的码头之间奔波,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车船上。岛屿多且分散,岛际交通受气候影响大,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怎么办?改革监管模式,向管理要效率。
在舟山检验检疫局,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风险评估”。在监管模式改革中,舟山检验检疫人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把风险评估这一基础手段运用得炉火纯青。
“国际航行船舶代理充当着船方和检验检疫执法监管的桥梁和纽带,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监管成效。”舟山检验检疫局卫检处处长林纲告诉记者,为此,该局建立了代理单位诚信管理体系,对船舶代理单位采取登记备案制度,对从业人员加强培训考核,减少了从业人员的工作随意性,促进了船舶代理的“质量提升”,也提高了卫生检疫执法效率。
“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能否对检疫风险高的船舶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是口岸科学卫生检疫的重要任务。”林纲告诉记者。为此,舟山检验检疫局开发了出入境船舶检验检疫管理系统。一旦船舶来自疫情高发区或者曾经被列入“黑名单”,系统都会自动弹出窗口提示,方便检验检疫部门进行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及疫情预警。
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式,从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的浙江检验检疫人的一大特质。
李飞君,现任舟山检验检疫局鉴定管理处副处长,他发明的一种“水尺观测器”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使用这种水尺观测器,可以在甲板上直接读取吃水值,而无需像以前那样坐小船到水面上去读取水尺数值,同时还有效地缓解了风浪对读数的影响,提高了水尺读数的准确性。以舟山口岸一年350条进出口散货船计,可以节省拖轮费用50万元。
而同样来自于该局鉴定管理处的胡一鸣也是一位来自于实践的“发明家”。今年6月15日,他研发的“基于WAP和WEB协同设计的口岸鉴定系统”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该系统实现了仅靠携带具有上网功能的普通手机就能独立完成检验鉴定工作的良好效果。现在,检验鉴定人员在验舱时将原始数据录入,回到船方办公室即可获取数重量结果,随时能够取得报告,这使得船舱计重的检验耗时从2008年的每船次2.5小时缩短到2010年的每船次1.5小时,预计每年可为国内收货人节省100余万元的滞期费。
李飞君、胡一鸣只是扎实工作、大胆创新的舟山检验检疫人的一个缩影,他们正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走出一条浙江检验检疫局的强局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