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拉锯战的僵硬表情呈现在了海关总署2006年2月23日公布的数据中。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06年1月份进口煤炭260万吨,同比增长近三成—与国内煤炭商价格谈不拢之后,电力企业将目光转投向了海外。
与此同时,1月份煤炭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38.8%,至412吨。
2006年1月中国首次放开了电煤限价,“市场煤”与“计划电”的博弈进入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状态。电力方的一位谈判人员2006年2月23日说,电厂为了保证在和煤炭企业谈判期间不至于影响生产,正在用库存煤维持。“但如果3月份电煤合同还未落实,将会影响到电力行业正常的生产运营”。
最糟糕的结果莫过于停产。于是,不少沿海省份的电力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海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人证实:“因为国内煤电谈判情况还是没有进展,现在的确有大型电力集团开始向国外购煤了。”
目前,越南、印尼、澳大利亚是我国三个最主要的煤炭进口国,2005年我国的进口数量达到2亿吨左右。如果煤电僵局不破,2006年的煤炭进口量可能还会有所上升。而实际上,国内煤电企业的这场“内讧”却让海外煤炭商坐收了渔翁之利。中电联燃料分会负责人透露,海外煤炭商得到信号后,从2005年年底开始大幅上涨了煤价。
现在,虽然距离三部委对煤电企业双方提出的“大限”—2月底的日子已经近在咫尺,但是煤电拉锯战却没有丝毫缓解迹象。春节后,在国家发改委联合铁道部、交通部给煤电企业的“最后通牒”中,要求尚未签订重点合同的煤电企业,必须于2月底前完成全年电煤合同和运输合同的签订任务。
此后,有2月21日的“国内头号煤炭商神华集团打破煤电僵局,签下1.2亿吨煤炭合同”的消息传出,但旋即这则传言就被神华集团出面否认。其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证实,目前国内煤炭企业与五大电力集团基本上没有达成协议,并担忧依据目前情况很难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