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一股强劲的粮油涨价风潮迅速波及到全国各个城市。这一轮涨价无论从涨幅上还是波及的地域范围,都属于近年来少有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北京市粮食市场时说:“要保证农产品价格合理,使农民得到实惠;要保护消费者利益、搞好调控,保持粮价基本稳定;要对低保户和困难群众给予更多的照顾。”
真是两难啊!粮油是生活必须品,其价格上涨往往成为通胀的信号,会引起很多连锁反应。即使抛开这些宏观问题,单纯地从微观角度来讲,粮油涨价,很多贫困人口如低保人员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控制粮油涨价,倒可以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但农业生产的高成本没有出口,农民增收又出现问题了。
为平抑不断上涨的小麦价格,国家粮食局连续以竞拍的方式抛售国储粮。据报道,截至12月14日,国家已抛出小麦400万吨左右。但这毕竟是应急的办法,不是长久之计。国家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假如长期为粮油涨价埋单,存在很大的实际困难。怎么办?
其实这个两难悖论最核心的根本问题是粮油价格体系扁平,优质不优价,价格结构不合理。不仅是粮油,以粮油为基础的农产品,都是如此。
我们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基本上是看这西红柿个儿多大,皮多红,多老或多嫩等等,无非如此。单纯靠外观和口感来评价农产品的好与坏。更有甚者,买黑木耳不能买黑的,很可能那是加了色素的。买银耳不能买白的,很可能那是用硫黄漂白的。不管黑木耳还是银耳,都得买灰的,因为那个是比较天然的。
如果我们只能靠我们的感官来判断农产品的好坏——其实是无法判断好坏的——农产品的价格只能是扁平的。这家的西红柿和那家的西红柿的价格差别是不大的,也就是每公斤两块五和每公斤两块三的区别。甚至我们的全国报价,也只有区域差别,没有大的价格差别。当然我们也有一等品之类的概念,但是分等级的标准是什么呢?还是按个头大小、外观色泽、口感好坏来分辨的。我们没有一个内在的检验体系和标准。没有标准造成的恶果就是优质不优价。想买优质农产品的人买不到,而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想买普通农产品的人,要和想买优质的人承受一样扁平的价格。价格结构不存在,根本谈不上合理不合理。
所以,要改变这种价格体系,做结构性调整,让同一种农产品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市场价格。规模需求理论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引进标准、模拟出口”。
首先,建立金字塔式的多层次价格体系,实施系列的检验标准,分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我们现在常常讨论的问题是很多农产品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比如“陈化粮”、“地沟油”、“工业盐”、“瘦肉精”等,里面甚至放了能致人死亡的砷、汞等毒物。实际上国家标准应该是最低标准,而不是最高标准,在这之上应该有商业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还可以有很多种标准。
去年5月29号,日本搞了一个肯定列表,那是把中国农产品拒之门外的一个标准壁垒。但我们是不是可以“洋为中用”呢?反正又不用交专利费,引进标准而已。我们完全可以引进这些国际标准作为商业标准。
这个标准是检验标准不是生产标准。生产标准的引进由于农产品的生产链、运输链过长,即使你有了标准和流程,也没有办法进行好的监督和监控。但是在进入到流通市场末端的时候,用一个多层次的商业标准来检查、检验,就可以解决农产品的优质、优价的问题,我们把农产品分类,分成优质的和普通的,当然这个普通不等于劣质,要达到国家标准。比如说一个玻璃杯,国家标准就是说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以保障热水倒进去不会碎了,但是一个企业要卖一个杯子,要想卖得贵,应该可以做到扔到地上不碎。如果你做不到扔到地上不碎,那么至少要保障热水倒进去不会碎,更不能拿手一捏就破了。
第二,用市场引导农民生产优价的优质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商务部薄熙来部长讲到,农民增收不在生产环节,重在流通环节。不是说不管生产环节了,而是用流动环节和标准体系来对我们农产品进行分类。有了标准和区分以后,优质产品当然是金字塔顶部,评价标准是这个产品是否低残留、是否健康、是否安全、是否环保等等。低残留的、安全的农产品高价,未达到商业标准但是达到国家标准的普通农产品低价。这样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原来西红柿只能卖每公斤两块三,假如真的能通过欧盟的检验关,在中国市场销售,你可以卖每公斤15块钱,因为出口到欧盟本来就能卖到这个价钱。
第三,模拟出口模式,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降低农产品出口依赖。
这一点事关我们国家的战略安全。发达国家带着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扩张的时候,需要做出一些让步和忍让,但是有一件事情绝不让步,就是农产品问题。外国人会持续地挤压我们的农产品出口,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限制我们的出口。当那些农民的农产品不能出口的时候,他能把这些产品卖给内需市场吗?不行。出口的时候可能是每公斤10块钱的大葱,在国内大概只卖两块五,即使它外观再好最多卖三块。那怎么办呢?他只能退潮,不再用严控的标准来控制了。也就是说把科技含量降低,安全性降低,多加农药增加残留。这就需要模拟出口。模拟出口等于模拟一个海关,生产的人要按照出口标准来组织生产。
第四,培养高附加值农业,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并重,避免丰产不丰收。
农产品出口一般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在农产品出口过程中,外贸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农民把海外市场的需求搜集回来,再以订单方式将需求信息反馈过来,具体指导农民的生产。我们现在也需要类似外贸公司一样的搜集内需的公司,把需求搜集完成并分类清楚,再把“规模内需”像“规模外需”那样配置给农民。不过,出口时的定单是按船来计算的,比如运玉米最小的船是两万吨,通常使用二十万吨的,这二十万吨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把一个县的玉米就给收了。
这么大量的定单转向内销,匹配给千家万户,的确不容易。但是我们内需对于安全的农产品,对于绿色的农产品,有没有需求呢?别的我不敢说,但是这一点上我相信所有人都认同。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找出二三十万个家庭,宁愿出贵五倍甚至更高的价钱来购买自己家吃的安全的蔬菜、肉、米、油,我相信是会找到的。你家吃的西红柿比市场贵五倍,但是它达到了美国标准。如同你穿的衣服,国产和国际名牌就差五倍、十倍啊。只有搜集到“规模内需”,才能培养高附加值农业,使得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并重,彻底避免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第五,政府鼓励优质优价,同时控制普通粮油的基准价格,以高养低。
如果我们的粮油价格体系是金字塔的,顶层的价格无论怎么涨,政府都不用管的。欧盟标准菜比正常的菜贵十倍还是二十倍还是贵五十倍,都不用管。北京赛特里面卖一听进口的小可乐,要12块钱,政府怎么不管啊?老百姓怎么不急啊?因为愿者上钩,愿意买的人就买吧。政府只要关注最底层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这些粮油价格就可以了,某些高端产品通过市场方式,可以涨得很高,我们把基本价格控制住就够了。如果基准粮油还涨价,因为操作面小了,我们完全可以用现有的抛出储备粮、加大财政补贴、限制价格等办法来解决。
通过“引进标准、模拟出口”方式,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保证了农民增收,两难变两全,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