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7月下旬开始在北京、上海两地销售的越光牌日本大米,十多年前就曾被河南省原阳县农科所引种过,终因其“有毛病”而被淘汰,而原阳县本地产的大米“黄金晴”无论从产量、管理容易度,还是从品质上,都超过进口产品。“黄金晴”大米也出口国外,但价格每公斤仅4元,而由中粮集团进口的“越光”大米成本价约为34.81元/公斤,零售价每公斤则卖到了99元的“天价”。
“越光”的天价是通过两次包装而来,第一次是在其国内,通过品牌化的运作,使之得以身价陡涨,比大众消费的大米价格高出一截;第二次是在进口环节上,负责进口销售的中粮集团走价格暴涨的包装路线,以远高于进口成本价的价格,试图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树立日本天价大米的“高贵门第”。很显然,国产“黄金晴”之所以落得个“小姐的身子丫环的命”,跟这两个环节的缺失密不可分。
农产品走特色化、品牌化之路是个老问题,一些品牌化的农产品也开始出现在超市及其他流通市场,但农产品的品牌市场化运作力度仍然不够,没有形成跨地区跨省的全国意义上的品牌群雄并起的格局。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出口初级产品大打低价战,而且是“自相残杀”,让外商坐收渔利。
以价格为标准对大米分层次经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必然,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应该将国内的高端农产品市场拱手让给进口农产品,更不等于我们应该人为地将国外的农产品塑造成高端农产品的强势形象。
国外农产品本就没有价格优势可言,唯一可以玩的概念就是“品质”,“品质”的潜台词就是高价。高端农产品市场的前景广阔,利润丰厚,必然是未来国外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路径、主要战场。不要小看了此次进口的24吨日本大米———身负投石问路的使命,市场的火爆,将使进口商胃口更大。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产品贸易谈判一直是困扰各国的最大问题,原因很简单,农产品是欠发达国家中占人口比例最大的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轻易松口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