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山东济南沃尔玛购物广场,陈大妈指着鲁花5升桶装压榨一级花生油对记者说:“你看,8月份还89.9元呢,现在都99.9元了。”
记者进一步采访得知,自今年4月份以来,食用油价格画出了一条持续上涨的曲线,花生油、大豆油、菜子油以及调和油等百姓家常食用油都呈现出连续上涨的态势。
食用油是百姓餐桌上的必需品,很多家庭对其价格变动比较敏感。家住济南的陈大妈告诉记者,每次逛商场,她都要到食用油专柜前看看各种品牌的价格变动情况。
花生油价格上涨让陈大妈感到“很不适应”。“近100元买一桶花生油太贵,要改吃调和油了。”陈大妈对记者说,她要慢慢习惯吃调和油的口味。
事实上,与花生油涨幅相比,调和油涨价幅度更大。济南银座超市营业员告诉记者,5升装调和油以前基本价都在35元左右,从4月份至今,一路涨到了50多元,涨幅达到50%。
消费量增长带动价格上涨
陈大妈还说:“以前每月5升就差不多够了,现在生活好了,每顿饭多添几个菜,油就用得多一些。”陈大妈家4口人,现在每月至少消费花生油6升。
居民食用油消费量增加,直接带动了油脂企业销售量的增长。鲁花花生油济南办事处销售人员对记者说,近一两年来,鲁花花生油在济南地区的销量每年增长15%以上。
“不只在济南,全国其他地区的销量也在增加。”临沂玉皇油脂有限公司的陈经理介绍,该公司去年一年的产量是1.5万吨,截至今年10月份,产销量已经超过1.8万吨。“产出多少销售多少,基本没有库存。”
济南盖世农贸批发城油脂物流中心的数字显示,市场内大大小小几十家食用油企业,过去每天销量只有几十吨,最多不超过60吨,现在多的时候每天有上百吨销往各地。
据国家油脂协会统计,2001-2002年度,国内植物油消费量为1454万吨,到2006-2007年度,消费量已经达到了2235万吨,年均增长8.95%。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食用油消费量处于增长状态,带动了食用油价格上涨。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字显示,11月上旬,国内散装一级豆油销售均价突破10000元/吨的整数关口。到11月13日,国内散装一级豆油均价为上涨到10438元/吨,散装四级豆油均价为10106元/吨,港口地区进口毛豆油销售均价也上涨到了9871元/吨。
我省居民习惯食用的花生油价格同样处于上升通道。11月20日,省发改委信息中心掌握的数字是,全省花生油平均零售价格为每升19.54元,比前一周上涨0.22元,与10月初相比上涨0.32元。
原料紧缺推动价格上涨
记者采访得知,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省油脂生产企业全面上调了花生油零售价格。如5升装胡姬花浓香压榨一级花生油,从98.8元上调至108.8元,到9月初又上调到119.68元。鲁花5.436升桶装花生油从98元上调至109.9元,9月初又上调到119.9元。
“原料价格上涨太快,油脂企业不得不涨价。”鲁花集团采购人员介绍,在我省胶东花生主产区,目前每吨新花生的收购价在6800-7000元;每公斤新花生仁的平均价格超过10元,而去年仅为6元左右。
省发改委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我省农产品价格检测报告显示,11月中上旬,我省市场上销售的花生果、花生仁分别比10月下旬上涨11.3%和9.24%。原料上涨正在挤压食用油生产企业的利润,食用油价格存在成本推动压力。
据介绍,以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加工成的调和油,受原料上涨影响更大。国家发改委网站的消息称,近两年来,我国油菜和大豆生产连续下滑,面积和总产都有所下降。我国油菜和大豆总产量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1318万吨、1740万吨,2006年、2007年分别下降到1270万吨和1620万吨。油料减产导致食用油原料紧缺,成为影响食用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目前我国植物油自产总量仅有885万吨左右,自给率不足40%,近期国际食用油价格上涨,也是造成我国食用油价格高企的原因之一。
专家称大幅涨价不具持续性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5%,涨幅最大的除了肉类价格外,就是油脂价格,上涨幅度高达34%。
陈大妈告诉记者,生活水平提高了,物价适当涨一点理所当然。但她最担心的是,食用油价格会不会这样一直涨下去?
针对陈大妈的担心,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省发改委专家介绍,食用油生产成本提高,与中央实行保护价政策,使粮食与经济作物价格回归正常成本有关,涨价具有恢复性因素。对于食用油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已要求油料油脂企业和行业协会努力增加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并告诫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自律、合理定价、严禁价格违法行为。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省工商、物价等部门已经展开食用油市场专项调查,对植物油企业成本转嫁幅度不合理和搭车涨价、跟风涨价以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合谋涨价、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行为进行查处,保护消费者利益。
此外,有关方面正在展开调研,以期通过政府支持,保护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发展,增加供给,稳定市场。
专家们告诉记者,食用油与粮食生产周期性很短,只要搞好调控,增加供给,价格上涨就不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