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通知,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建材行业的水泥、玻璃、陶瓷、石材和玻纤等位列其中。水泥产品被取消了出口退税,玻璃、陶瓷、石材和玻纤等调低至5%。部分建材商品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对行业企业产生何种影响?本报记者近日就此分别采访了相关行业协会领导,撰写了以下一组专题报道。
在接受采访时,水泥、玻璃、陶瓷、石材和玻纤等行业协会领导普遍认为,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从短期看对建材产品的出口会带来一定影响,但短期的振荡,有利于引导行业企业调整投资方向,优化产品结构,减少贸易摩擦,对建材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面对水泥出口退税的取消,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说,对“两高一资”产品限制出口是基本国策。当初,为大型水泥企业进入国际水泥市场,争取暂缓取消水泥退税,是恰当的,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当前,国家能源供应紧张,对“两高一资”产品取消出口退税,我们应该理解和支持。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出口。维护出口企业的利益,要靠提高水泥出口的价格;现在出口的中间环节利润太丰厚,而出口企业获利靠的是退税,这种现象要改变。
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3月召开的中国水泥出口高层论坛会议上,雷前治就指出,国家不鼓励水泥出口,企业不要对水泥出口有过大的期望和过高的要求,甚至投资建设港口装运设施。近两年,由于国际市场对水泥的强劲需求,我国的水泥出口量超过3000万吨,很多人对此表示乐观。对此,雷前治多次指出,首先国家已明确表示,不会对水泥出口采取鼓励政策,水泥出口退税会逐年递减,而且会加快;其次,国际市场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这两年我国在国外承接了这么多水泥承包工程,很快都会相继竣工投产,那时水泥的需求也会减缓下来。
出口退税递减对全行业的影响甚微,但对大型企业尤其是东部沿海的水泥出口企业影响较大。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在回答记者关于出口退税取消会不会影响到水泥企业发展时说,中国水泥出口并不是因为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而是国际市场的强劲需求,所以,从长期来看,取消出口退税不会影响水泥企业的发展。
据介绍,我国水泥、水泥熟料出口的地区集中在华东,目前出口主要是大企业集团,如“海螺”、“山水”、“华新”、“冀东”等;外资企业有日本“太平洋”、日本“三菱”、韩国“大宇”、我国台湾“嘉新”等。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华东地区硅酸盐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量分别为1496.08万吨和1495.52万吨,占全国的78.62%和89.43%,两者合计为2991.60万吨,这对于华东水泥市场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
有关人士认为,取消出口退税将会促进水泥企业结构调整。2006年9月15日实施的“财税[2006]139号”文,将水泥出口退税由13%调低到11%,当年水泥及熟料出口就出现回落。今年1~4月份,水泥出口出现负增长,累计出口下降20.7%,但熟料出口仍在增长,水泥和熟料二者合计仍有约4%的少量增长。
可以看出:2005年是个分界岭。此前,年出口量不足10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份额在1%以下;2005年,由于国内市场的压力,出口量迅速增加,达到2216万吨,增速215%;2006年,国际市场需求仍然旺盛,水泥出口增速虽然大幅下降,但出口量突破了3000万吨大关,2007年增幅几乎接近零,但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超过了3%.我国水泥出口正在走向成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143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4%;出口金额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其中1~5月份水泥出口57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7%;出口金额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水泥熟料出口85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9%,出口金额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5%.目前中国水泥企业出口已不单纯是为了创汇,而是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保持企业均衡生产。有专家分析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大型水泥企业在税收上原本就有一些优惠,应缴税额相对低,所以水泥实际退税额并不是很多。去年,水泥出口退税从13%下降为11%,今年7月1日以后取消出口退税,水泥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部分影响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和大型水泥企业的利润,但对水泥出口数量影响不会太大。今年5月,水泥离岸价格平均每吨比去年同月高2.15美元,但对比同样处于高价位且有巨大需求的国内水泥市场,除了已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者外,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不会有大的增长。从目前国内水泥市场的价格和需求来看,今年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将保持去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