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的配套项目因工程上马急,一边报批,一边就需立即进口设备。太原海关打破常规,在确保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对其实施了凭保放行。某西班牙独资企业由于营业执照尚需办理变更手续,在向国外发货时遇到了通关难题。接到企业求助后,太原海关立即提出了特事特办方案,采取先通关后补办手续的方式,保证了货物10分钟内顺利通关,企业因此而避免了因退货索赔、滞港等带来的10万余元损失。
省、市扩大开放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要用大开放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为此,太原海关更加强调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力支持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开放战略的实施。今年以来,太原海关主要业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仅上半年就为省内企业审批减免税12.25亿元,减免税在全国海关系统位列前10名。
创新意识:与企业贴心
太原海关新一届党组成立后,迅速出台《服务山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22条措施》和《服务山西扩大开放的8项措施》,并改革通关作业流程,密切业务环节,积极推行贸易联网监管、“网上付税”等快速通关措施。省、市扩大开放动员大会后,太原海关主动与省、市一系列部署形成紧密对接,积极创新服务意识,并探索新途径,推出新举措。
他们将日常服务与重点服务相结合,通过“关长接待日”活动,面对面听取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情况反映。针对个别关员服务意识弱和企业反映的通关速度慢等问题,迅速完善监督制约、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形成了谋实事、务实效的良好服务机制和氛围。“关长接待日”成了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现场会”。海关对当天收到的所有反映和投诉规定了办理时限和具体督办人,并将结果及时反馈,使许多问题现场就得到了拍板解决。
他们还成立海关110指挥中心,建立投诉应急处理机制,不分昼夜随时为企业分忧。太原市某公司在进行网上税款缴纳时,网络突然出现故障,如不能实现正常付汇,企业不仅将面临客户投诉,而且会蒙受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太原海关接到反映后,当即派出专人,在半小时内帮助企业排除了故障,为公司化解了燃眉之急。
为落实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太原海关主动配合太原市政府,抓紧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的申请立项和验收,以早日实现山西“两区”建设零的突破。与此同时,他们打破常规,为太钢、富士康等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开展“量体裁衣”式服务,使全省44家企业成为海关管理A类企业,8家企业荣登海关总署“红名单”,从而享受海关给予的8项优惠和便利待遇。他们的重点服务、贴心服务起到了联络一家、规范一批、带动一片的作用。
创新模式:同项目跟进
今年以来,省、市招商引资力度空前。针对这一情况,太原海关关长王安保提出:海关要本着把方便留给企业,把困难留给自己的原则,认真研究解决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
“沪洽会”、“港洽会”后,太原海关领导又一次走访了省、市重点企业及招商引资项目,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地方政府、企业和外来投资商对海关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大型企业来说,一旦货物无法及时通关、造成交货延迟,则企业损失的不仅仅是大笔额外费用,更可能是来年的订单。随着山西在上海、香港分别召开招商推介会,将有更多的知名跨国公司来晋投资兴业,他们急需便捷、快速、高效的货物进出口通道。为此,太原海关迅速出台措施,及时推行“重点项目提前介入”制度,成立“重点项目建设扶持小组”,作出了“项目进展到哪里,海关的服务就跟进和对接到哪里”的郑重承诺。他们与地方政府、企业确定了联系配合办法,责任到人,实时掌握通关需求、解答疑难问题,对重点项目建设特事特办,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山西进出口货物多数通过天津、青岛海关转关。继去年与青岛海关成功实施了区域通关合作后,今年,太原海关又与天津海关签署了“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区域通关合作备忘录。按照合作协议,山西省企业进出口货物符合转关规定的,由青岛、天津海关凭太原海关的传真通知,直接予以放行,货物通关时间由原来的几个小时减少到几分钟。这极大地满足了企业货物便捷流动需要,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还给企业赢得了更多的无形的竞争力。这一模式成功地融合了无纸通关、网上支付、电子账册等便利通关措施,犹如银行的“通存通兑”,将天津、青岛港口功能延伸到地处内陆的山西地区。
太原海关打破常规服务地方企业,为省、市乘势而上搞活外向经济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赢得了广大企业的赞誉,先后收到来自企业的表扬信上百件、锦旗数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