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上海水路货运近十年来首次超过公路货运运输量,运输份额达到50.3%,完成水路货物运输量1.96亿吨,同比增长14.6%。
上海水路货运首次超过公路货运的原因是什么?在未来的发展中,水路货运是否仍有潜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海事大学水运经济科学研究所教授徐剑华。徐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海水路货运在上海市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外贸进出口迅猛增长的带动下,各类干散、件杂货及集装箱等内外贸货源较为充足,各船公司货运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他认为,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水路运输作为最古老的运输方式,能够跃居综合运输方式首位,既体现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成果,又为水路运输的优势作了最好的诠释。
集装箱运输“唱主角”
“上海水路货运量的快速增长首先应归功于近年来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徐教授分析说,上海港港区和外高桥新港区“新老呼应”,集装箱运输量逐年飙升,2004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香港和新加坡。
上世纪90年代,地处上海浦东新区长江南岸的外高桥新港区一期工程破土动工,由此掀起了外高桥新港区连接五期码头建设热潮。该港区加快建设与发展,大大缓解了上海港货物吞吐能力不足的矛盾,并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外高桥新港区的加快建设与发展,集装箱吞吐量一路飙升。据统计,从2000年完成266.1万标箱,以年均递增率高达42.2%的速度,到2004年,该港区已经完成1088.9万标箱,占到该年度上海港集装箱总吞吐量的75%。外高桥新港区在与国内外著名船公司、码头公司合资经营开发中,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的对外贸易和大量国内外集装箱航线航班的通达中,在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内支线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上海水路货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提出逐步实施“长江战略”,努力培育上海港长江腹地集装箱市场,以促进上海港东北亚航运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从2001年至2004年,上海港已与长江流域内多家港口企业洽谈合资组建了以码头为核心的企业,投资成立了11家企业,有力推动了水运快速发展。
政策优势“搭舞台”
徐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上海水路运输迅猛发展的国内经济环境:
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初步确立。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市的发展规划。目前,大量的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上海港年吞吐量的迅速上涨有目共睹,上海港已经成为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大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正在确立中。中心地位也促进了上海水路运输的发展,水路运输量的提高又促进了航运中心的建设,两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上海的国际级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加快,上海港积极采取各种合资方式接纳外资,以加强港口建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疏运系统的效率,便利的运输、流通渠道使水路货运量增大。
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形象逐步确立,国际影响逐渐提高。很多跨国大企业、集团将上海作为其全球战略部署的重要据点,以上海为中心的物资输出、流入大量增加,由于水路运输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因此,由国际贸易带来的水路运输量的增加十分显著。
我国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全国各地在对外贸易和与外资合作贸易上都有很大发展,大量货物运输需要经由上海,上海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国内货物外运的重要中转地,辐射地区辽阔,水转水和路转水的货源都十分充足。
水运经济优势凸显据徐教授介绍,近年来,水运经济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认识。我国对水运业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近两年在水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有效地促进了水路运输的发展。新的设备、技术的采用和操作流程的改进使水路运输的时间效益和价值效益不断提高,这些变化吸引了大量货源。
徐教授说:“从成本和效益综合考虑,水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优势很大。”从这两年的发展来看,水路运输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个大的趋势,但具体到各地的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有些地方不具备发展水路运输的条件,那么公路运输可能仍占绝对比重。纵向比较而言,在长江流域、沿海地区、大运河流域和其他有可能发展水路运输的地区,水路运输的建设发展都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上海水路货运还会节节攀升
可以预计,随着洋山深水港的开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水路货运在上海市货运量中的比重还会不断上升。
首先,洋山港区开港以后,上海港的枢纽港地位日益加强。远东、欧洲干线航班将全部移到洋山。随着洋山港区泊位的陆续建成投产,跨太平洋航班也将转移到洋山。从经济性考虑,原来采用公路集疏运方式的大部分长江货源将会改用江海联运内支线方式。
其次,洋山港区开港以后,东北亚集装箱转运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据徐教授分析,上海港将可以吸引我国上海以北所有港口到欧洲的中转箱,其到北美的箱量上海港也可以尽量争取,上海港往南可以辐射到厦门港,上海港可以吸引东南沿海港口到北美的中转箱。这部分中转运量只增加上海市的水路货物运量,而丝毫不增加陆路运量。
此外,国际中转运量将大幅度提升。2004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国际中转量占集装箱总吞吐量的1.6%,而高雄港的集装箱中转量是其吞吐量的40%,釜山港为50%,香港特区为70%,新加坡则达80%以上。上海港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国际中转量还需大幅度提高。洋山港有利的港口条件将大大增强上海港发展国际中转业务的能力,使上海港发展国际中转业务的潜力得以发挥。
毫无疑问,上海市的水路货运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中将会取得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