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年,我们相信中国的港口有能力接纳大型船只,但欧洲和美国(的港口)不行,这样中国的出口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供应链。”当丹麦埃彼·穆勒—马士基集团合伙人、集装箱业务首席执行官汤米·汤姆森抛出这个担忧时,同时也把海外港口建设投资的机会抛给了中国的大型港航企业。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港口建设高歌猛进之际,欧美国家由于环保问题,以及没有意识到远东地区如此迅速的贸易增长,在港口建设上已经明显滞后。
为了使自己船只的货物能够优先装卸,以获得话语权。中国不少港口、航运企业已经已经瞄准了在海外投资港口。
中远集团总公司总裁魏家福表示:“发展与航运相关的码头产业,是中远近年来进行的战略调整之一。”
2003年,中远集团通过属下中远太平洋与新加坡港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分阶段经营位于巴西班让码头内的两个泊位,年总吞吐量能力超过100万标准箱。
目前,中远太平洋正积极与各大港口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已经租赁了美国的长滩港,收购了比利时安特卫普码头25%的股权并得到该港口项目的经营权。
据中远太平洋9月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其持股的12个货柜码头吞吐量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长17.4%,至约1670万标准箱。
中远集团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中远已经将目光放到了美国东岸和地中海沿岸的码头建设,开发的形式或是参股或是租赁,预计这些投资计划很快就会实行。”
国内另一家大型航运企业——中国海运集团(下称“中海”)也把海外码头投资作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2001年,注册资金10亿元的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在沪宣告成立,并迅速以租赁方式获得了洛杉矶港100号及102号码头的使用权。
中海集团总裁李克麟透露,中海集团下一步将以控股、参股和长期租赁等方式,推进在北美洲、地中海、欧洲、东南亚等地的海外码头的开发与建设。
同时,中海计划为旗下的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再注资人民币50亿元,用于投资国内外重要的集装箱码头项目。以期在2010年前,中海在国内外拥有的合资码头集装箱吞吐量从目前的250万~300万标准箱增长至1000万标准箱。
正在扩建中的荷兰鹿特丹港的集装箱码头项目也已经引起了中远集团、中海的兴趣。荷兰鹿特丹港的首席运营官皮特·施特鲁伊特先生不久前透露:“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都已经向鹿特丹港表达了希望参股扩建项目运营权的意愿,并同鹿特丹港方面进行了多次的谈判。”
而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此前也明确表示:“国家会支持中国的港口、航运企业到海外投资管理和经营港口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