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研究扩大大连区港联动试点的范围”,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大连保税区在充分整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和大连港功能优势的基础上,扩大区港联动试点范围、建设保税港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试点:区港联动是有益的尝试
作为全国第二批区港联动的试点区域,大连保税物流园于2004年11月24日正式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的验收并率先实现封关运作,这标志着大连向具有国际通行模式的自由贸易区迈出了重要一步,而扩大区港联动试点范围、建设保税港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大大连”建设,打造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区港联动是在充分发挥保税区和港口的区域、政策优势基础上,通过港、区的整合,有效地促进了货物的快速集拼、快速流通、快速集运 ,带动了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的集聚和辐射。区港联动所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以往运入保税区的货物,要等到离境后才可以享受出口退税,现在货物进入园区即享受出口退税,使企业告别了“国外一日游”的经历;同时也打破了以往集装箱只能原箱进原箱出的规矩,而可以把两个或多个发往同一目的地的未满集装箱拆拼成一个整箱,大大节省了企业成本。
保税物流园通过验收以后,以配套设施、物流设施和海关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作逐步展开,具有大连特色的海关监管及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园区物流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目前伊藤忠物流、东方海外、一汽等33家企业已经签约进驻,在谈项目还有30余家,涵盖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四大功能的物流业务已全面开展,为周边及腹地加工贸易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在做好区港联动工作的同时,大孤山半岛区域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矿石、原油、粮食、汽车、集装箱等专业港区及码头后方配套设施建设也正在快速推进,为建设保税港奠定了良好基础。
比照区港联动,保税港是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区域,是在区港联动的基础上,将保税物流园区乃至出口加工区的政策覆盖到港区,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转口贸易、商品展示、出口加工等功能,在港航、贸易、物流、出口加工等方面实行更加便利开放的政策,通过实施区港一体化运作,做到进口货物入港保税、出口货物入港退税,区内货物自由流通。可以说,保税港向自由贸易区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政府助推:从区港联动到保税港
目前,扩大区港联动试点范围的申请文件和工作方案已经正式上报到省政府,保税港的建设进程也正在加紧推进。
扩大区港联动试点范围,建设保税港的基本构想是以保税港建设为核心,加快长兴岛开发,推进东北保税物流网络建设,开创适应东北经济全面振兴需要的区港联动新格局。并对此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战略:近期,将区港联动试点范围扩大到大窑湾南岸集装箱码头、汽车码头及后方区域,总面积为6.8平方公里,参照国际自由港模式,建设保税港,实行区港一体化运作;中期,将保税港范围扩大到油品码头、粮食码头、矿石码头及后方区域,建设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远期,将保税港范围扩大到大窑湾周边港区及整个大孤山半岛,最终建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自由港。
在推进保税港建设的同时,把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和功能向东北腹地延伸和拓展,以网络化的协作方式,将东北地区的保税区、保税港、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紧密联系起来;推进内陆干港、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项目的运作,打造保税物流通道;构建以保税港为龙头,以沈阳、长兴岛、营口、丹东、长春、哈尔滨、满洲里、珲春、黑河等地保税物流中心为节点的东北保税物流网络,实现保税港与腹地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联动、信息联动、营运联动。
保税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大连保税区经过13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已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企业前来投资。建区以来,全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亿元,工业总产值220亿元,市场交易额12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关税及代征税158亿元,进出口额103亿美元,其中出口55亿美元。
按照大连市提出的“把大孤山半岛建设成东北亚国际重要的国际物流港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的总体部署,目前,保税区的管理范围已由过去的1.92平方公里扩大到64平方公里。
为全力打造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今年保税区重点抓了六项工作:一是扩大区港联动试点范围;二是制定大孤山半岛总体规划;三是建设全国最大、国际上有影响的油品储运基地;四是建立面向东北亚、服务东北的大市场体系;五是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六是利用特殊政策吸引航运企业、物流公司到大连注册。大连保税区作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在充分发挥其区域功能和政策优势的基础上,对大连、辽宁以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扩大开放都起到了重要的拉动和辐射作用,成为东北地区与国际经济运行惯例接轨的重要平台、沟通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拉动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编者推荐:三雄竞逐东北亚 青岛天津大连争做国际航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