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台湾两大航空公司华航和长荣在大陆设立办事处以来,两岸直航似乎就像海市蜃楼,让台湾航空业者不断在希望中失望。其中,除了两岸大环境气氛不佳,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双边商业利益和周边政治效益的盘算。
对于台湾航空业者而言,一直以来想争取的就是真正可以带来利益的货运直航,但是两岸在直航议题的谈判上却一直无法有突破性的进展。
台北和大陆在2003年SARS风暴后,针对两岸货运包机曾经展开一连串的私下接触,期盼台湾方面航空业者可以纾缓上海台商无法顺利出货的压力。大陆原本对此抱持正面的态度,但之后由于台湾同年举办“1025催生新宪游行”,态度于是转成负面。接下来由于台湾“总统”大选等政治因素,2004年的春节包机更以破局收场。
为测试大陆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后的态度,时任“行政院长”谢长廷在2005年6月台商端午节联谊时公布,委托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办理两岸货运包机,并接着在8月回应大陆希望商谈客机的要求,表示客货包机可以一起谈。
根据两岸决策官员的说法,台北和大陆代表确曾在澳门进行过至少两次谈判。双边谈判至今,除了决定将2006年春节包机提出单独谈判外,至今仍是胶着状态。
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及复兴航空董事长范志强表示,对此项谈判他并没有像很多入那么悲观,但也无法太乐观。特别是眼睁睁看着国际三大货运航空公司得到核准进人中国大陆市场,范志强去年就曾急切地表示,如果台湾业者两年内无法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届时货运包机能带来的商业利益就十分有限。
着眼于扶植航空货运业,大陆已在去年先后核准全球三大货运航空公司,包括韩国航空、新加坡航空及德国汉莎航空,以合资方式进入当地市场。国际三大航空业者进军中国大陆市场,看在台湾业者的眼里,尽管心急却无计可施。
华航和长荣在全球航空货运市场排名分居第5和第7,货运机队扩充迅速,舱位一再增长,但货运量持续出现停滞。而中国大陆航空公司近几年不断购买货机,却对如何安排舱位在最短时间顺利出货所知有限。
为因应两岸谈判的不确定性,华航曾试图与上海东方航空合作,可惜最后破局。接着华航和中华航空曾经谈成的25%股权收购,最后也不了了之。直到2006年初,华航领军的投资团队,才顺利以25亿元新台币(6亿余人民币)入股中国扬子江快运航空公司。
长荣航空方面,目前也加快脚步与上海航空合作成立“上海航空国际货运公司”。但是,长荣航空仍然低调表示,相关合作案已通过中国大陆民航局审批,目前还在等待其他单位审批,可望2006年2月拍板定案。据报道,上航货运公司资本额人民币2亿元,长荣集团将投资人民币9000万元,持股45%,其中长荣航空持股25%。
展望2006年两岸交流,官员强调还是会以“小碎步”方式前进,而其中最能有进展的还是三通议题,毕竟双边的交流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