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集团总裁傅育宁指出,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一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集装箱码头规模及其总吞吐量在全球的份额不断上升。基础不断巩固在数量增长的背后,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集装箱港口发展的质量和结构不断优化,港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断巩固和强化。
五方面体现优化他称,基础不断巩固具体表现在:一是港口硬体设施及配套日趋完善。在全国主要港口,普遍建设了深水航道和一批大型深水集装箱专业化泊位,特别是近几年,新建的集装箱码头普遍具有充足的堆场,并配备了双40尺或更为先进的装卸设备,码头硬体条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是港口管理和投资体制进一步市场化。随著港口管理和运营体制实现政企分开、港口运营主体的公司制改造以及港口投资和运营主体的多元化,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得到各方资源的支援,特别是专业集装箱码头运营商的介入,不仅提供了加快港口建设的资金,而且促进了中国港口管理及运营水平的提升。三是港口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步优化。海关、国检等口岸单位在有效监管的同时,不断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通关效串,为货物快速通关提供便利;港口的集疏运条件不断改善,公路、内河水运、海铁联运等将港口与内陆货源地区越来越方便地联系起来。四是码头运作经营水平与国际标杆企业差距不断缩小。中国已经崛起一批专业化、国际化的优秀集装箱码头企业,其经营理念、操作效率、客户服务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成为引领中国集装箱港口行业前进的标杆。五是集装箱港口的集疏运及相关增值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全国主要港口都已逐步突破单纯装卸的功能,在拓展与港口配套的物流增值服务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特别是港口后方的保税物流园、保税物流中心及新近开始试运作的保税港,拓展了港口功能,提高了港口在整个物流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差距不可否认。
在肯定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集装箱行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国际一流企业比较还有一定差距。譬如:港口功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政策框架制定后,保税物流园区及保税港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跨国公司全球物流运作转移的机遇,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分拨等业务,扩大中国港口在全球物流链中的影响力,加强全球物流对中国港口的依赖性,仍是值得我们——包括政策制定者和市场运营者认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难题。
港口相关高端服务业还不发达。中国集装箱港口目前在生产运营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数量和规模方面对全球行业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与欧洲传统海运强国相比,港口相关的高端服务业还比较落后,在制定行业标准、咨询服务等引领行业走向方面的能力还较弱。港口行业良性的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在部分区域,港口能力的扩张仍属于行政主导型,各参与者思维模式趋同,理性的商业考量仍未成为主流,造成港口建设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有些地区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还比较突出,规范、理性的市场秩序未能建立,这不利于行业长期的、健康的发展。
“中国因素”仍是动力他认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在全球化格局中承担的国际分工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因素”依然是中国集装箱港口业乃至全球航运业的重要动力,亿箱之后,中国集装箱港口业仍有望保持持续健康成长,将继续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