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讯 日前,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一家船东正式签订合同,为后者建造4艘18万吨散货船,合同总金额25亿元。山东省国防科工办今天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全省造船企业已新接造船订单62艘,合计9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83%,其中超过九成的订单来自海外。
目前,山东省共有造修船及配套企业36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0家,在远洋渔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等船型上具有较强产业竞争优势,一批大型造船企业逐步成长起来。今年以来,北海船舶重工、黄海造船、烟台莱佛士、威海船厂、渤海造船等5家骨干船舶企业共承接订单96万载重吨,占全省总量的98.37%。其中,北海船舶重工接单75万载重吨,占总量的76.58%,居全省第一位。
山东省国防科工办船舶处副处长孙大为表示,海外船舶订单增多的原因,一是我省企业造船能力提升,目前最大可造20万吨船舶,造船效率也同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增强;二是从2005年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矿石、粮食、建筑材料走俏,国际航运市场对货运船舶,特别是散货船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我省出口的2万吨以上的全部为散货船;三是去年以来国际海事组织相继颁布《油船、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等三项船舶建造新标准,对船舶建造的质量要求更高,单船成本平均增加15%左右。这三项新标准的实施有一个过渡期,为了降低船价,一些海外船东将建造计划提前。
据了解,目前山东省主要船厂合同已经排到2010年。但要完成这些订单,山东省企业还面临四大挑战:一是三项新标准对船舶企业造船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在工艺设计、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二是船舶设计和熟练技术工人紧缺,一些船厂可能无法按时交船;三是柴油机、甲板机械等价格上涨引起造船成本增加,同时普通工人工资也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四是人民币升值为船舶出口带来不利影响,企业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亟待增强。
孙大为认为,下一步,我省船舶企业应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应对人民升值可能造成的影响,船舶企业可以用欧元或美元进行结算,同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也可增加附加条款,把因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