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磊报道:今天,商务部在京召开“2006年农产品出口信息发布会暨惠农政策研讨会”。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会上表示,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产品出口取得稳定增长。“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65%,世界排名稳居第5(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从3%提高到3.4%。2006年前10个月,我国农产品累计出口24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按目前的增速,全年出口有望突破3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易小准指出,长期以来,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在一些主产区,出口农产品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专家测算,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约20个就业岗位,以2005年的出口额计算,农产品出口共创造了约5400万个就业岗位。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高标准,严要求”,出口农产品在基地建设、品种、品质、包装、储运等方面标准不断优化。各地发展外向型农业,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和产业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企业。
易小准说,商务部高度重视农产品出口,近年来围绕扩大农产品出口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研究制定农产品出口发展规划。2006年商务部编制、发布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农产品出口“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农产品出口达到380亿美元的总体目标。二是强化部门合作,形成政策合力。2005年,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质检总局等四部门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进出口工作的报告》,共同提出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各项政策措施正在积极落实中。三是推动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主动防范市场风险。
2006年商务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进一步支持农产品出口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出口信保制度。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规模增长较快,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2005年,中国信保直接支持了15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是上年的1.5倍,今年1—10月份,承保额已达14.6%,同比增长20%。四是加大对外交涉力度,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商务部、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利用多双边渠道积极开展对外交涉,为我出口企业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我国的活牛、活羊恢复对中东出口;苹果、鲜梨等水果先后进入北美、澳大利亚和拉美市场;紫菜进入日本市场。为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欧盟新食品法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商务部、质检总局组织了大规模企业培训,并会同行业协会首次启动行业预警机制,在全国联合发布《对日出口农产品风险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