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玲
在经济博弈的棋盘上,粤港推动下的“泛珠”蓝图欲占前列。
近日,中山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梁庆寅教授主编的《2006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泛珠蓝皮书》)印证了这一点。
《泛珠蓝皮书》指出,泛珠区域整体综合实力很强,泛珠地区内地9省GDP总量占全国的1/3,相当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总和。
尽管经济总量大,但泛珠三角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泛珠蓝皮书》给出了具体比较。澳门的人均GDP(最高)是贵州的(最低)39.4倍,是广东的(内地最高)8.2倍,而广东是贵州的4.8倍。
《泛珠蓝皮书》通过各种经济发展指标对9省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估分析得出,泛珠经济区划分为三个层次发展区:
在泛珠区域内地9省中,经济发展排名前两位的是广东和福建,这两个省居于平均水平以上,为第一层次。
其次是海南、湖南、四川和江西,这四个省份基本居于一个水平,其中得分稍高的是海南。云南、广西、贵州居于第三个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其中贵州得分较低。
尽管泛珠内部各省、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存在很大差异性,然而正是这些在制度、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条件上存在的差异成为泛珠区域合作的优势。
为此,《泛珠蓝皮书》作者在解释对泛珠三角经济区进行评估的原因时强调,这主要是为了明确内地9省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差异,找出区域间的优势互补项目,为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提供方向和依据。
“贵州在经济发展评估中排名最后,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存量的限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雷晓莉分析,并强调贵州有着极为突出的资源优势。如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而且在电能方面,贵州水能与煤炭优势并存,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巨大,煤炭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五位。
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内在动力,有利于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相互排斥和恶性竞争,使合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泛珠三角将开创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异质合作。”《泛珠蓝皮书》副主编、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陈广汗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