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5年17艘多用途集装箱船建造项目后,日前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又与德国国际船舶航海公司签订合同,为其再造6艘25000吨多用途散货船。据了解,目前山东省造船企业手持订单已达178艘,其中70%的订单来自国外,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威海造船厂等省内主要船厂订单已排至2009年。
依靠政策、区位、配套、科研等四大优势,山东省造船业得以全力启航,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提高。省国防科工办的统计显示,上半年,山东省船舶工业完成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出口交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72%。
山东省沿海港口有26处,拥有10万吨级以上的泊位43个,青岛、烟台、威海等10个港口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具有天然发展船舶工业的优势。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韩国和中国构筑的世界造船业“金三角”中,山东半岛正处于这个“金三角”中心。近年来,日韩船舶企业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山东成为重要承接地区,目前韩国大宇、三星重工、伽耶造船等7家修造船及配套企业已经落户山东省。
船舶工业是山东确定的七大产业链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全省船舶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以青岛、日照为中心的南部基地,以烟台、威海为中心的北部基地,以济宁、枣庄为中心的内河船舶基地等三大基地,船用发动机、钢板等配套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山东省有造修船及配套企业36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0家、船舶出口企业15家,培育起储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等12个主导产品,远洋渔船、焊接钢、高速柴油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0%、50%和90%以上。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山东省船舶企业科研能力不断增强。今年4月份,威海船厂与芬兰德他西格玛公司合资成立船舶设计公司,外方无偿提供世界先进船舶设计软件使用,面向国内外造船企业提供高水平的设计服务。同时,山东省还与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分别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中船重工新增研发能力开始向我省转移,哈尔滨工程大学已经确定在青岛建立教育培训基地。目前,全省造船企业有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11个,5年间完成技改和创新项目6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