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9日起,泉州港湄洲湾航道清障工作开始,对泉州港湄洲湾南岸各作业区港池及750米宽主航道范围内的用于非法养殖和捕捞的浮网、渔网等设置物进行清理。“航道清理将保障10万吨级的轮船安全出入泉州港码头。”泉港区交通局工作人员说。
渔网成“螺旋桨杀手”
29日的清障工作区域为湄洲湾长约10.5公里,宽750米的主航道。
9点整,由清障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泉港区政府及乡镇,以及海事、海洋、航道、公安、边防等执法单位,出动4艘清障工作船,从泉港沙格码头出发,自南埔火电厂调头水域开始,对主航槽宽250米范围内的违法渔网实施一次性强制拆除。
航道内分散着许多用白色泡沫制成的浮标,浮标下面连着一连串的金属笼、大网。“这些白色泡沫下的渔网和金属笼是‘螺旋桨杀手’。”泉港区交通局一位曾在海军服役的工作人员说,渔网或金属笼一旦缠上螺旋桨,导致螺旋桨停止转动,轮船便失去动力。由于航道水深无法将船抛锚固定,轮船在风力和海水的推力下会漂离航道,进而搁浅。轮船在漂移的过程中可能会触礁,导致船体受损溢油,严重的甚至可能沉船。轮船被缠住后,轻则需由潜水员花几个小时在水下作业,将缠绕物割掉;重则轮船只能被拉回船坞维修。“上万吨的轮船,维修费用可是上百万元的事。”
泡沫浮标堆成小山
清障人员用缆绳将浮标套住,把缆绳固定在船上,然后利用船的拉力,将浮标与下面的金属笼或渔网间的绳索拉断,把浮标打捞上船。失去了浮标的浮力,违法设置的渔网、金属笼就沉入海底。
清障人员从30日早上9点起,顶着六七级的海风,连续作业6个小时。下午3点返回时,各艘船只的前甲板上堆起了小山般的泡沫浮标。
海事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航道左侧设置红色的航标,右侧设置绿色的航标。夜晚会发出闪烁的红光和绿光。航标连成的区域就是航道。他呼吁渔民认真看清航道的位置,不要再在航道中非法养殖、违法设置浮网、定置渔网。
30日起清理围头湾
30日,清障工作将继续在湄洲湾展开,重点清理4#泊位附近的碍航渔网渔排。从明天开始,清障工作将移师围头湾,在安海、水头一带海域开展清障。
泉州市交通局副局长庄赞才说,泉州市1994年就公布了湄洲湾的航道范围,多年来也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清障,但作用不大。清障工作结束后,防止航道内再次出现违法养殖、违法定置渔网的行为,主要依靠当地政府。海上监管部门要做足巡逻工作,防止航道再被渔网侵占。他呼吁渔民配合工作,为泉州的港口发展创造良好的通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