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港口群外敌众多
一项名为《粤港澳三地物流合作的前景探析》的调查报告指出,珠三角港口群未来将面临来自长三角、台湾、韩日及东盟的挑战,粤港澳三方港口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占一席位。
珠三角港口群首先面临着长三角地区挑战,该地区拥上海、宁波国际港,南通、张家港、安庆、芜湖、杭州等主要内河港,物流体系完善,分工配合好,境外航商在上海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的已有100多家,货代2500多家。其次,台湾当局也在致力加快已居世界集装箱交易第3位的高雄港的建设,正策划营造“亚太营运中心”,建设“离岸航运中心”,将华东和华南作为其腹地,一再争夺在香港中转的集装箱,以取代香港。高雄港还极力降低码头收费,以吸引更多的船舶进港。该港集装箱吞吐量连年大幅度增长,与新加坡一起构成对香港的巨大威胁。
其三,日本和韩国等国加快了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步伐,力图成为我国华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出海门户。
此外,东盟各国的港口群也成为粤港港口重要的竞争对手,其中包括同为世界排名前10的新加坡港曾一度领先香港,位居世界第一大港,居世界各港首位,费用低廉,且是东亚与欧洲、非洲航线的必经之路。东盟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对粤港澳区域的物流业造成巨大威胁。
专家指出,在内忧外患、四敌当前的情况下,如何在现有港口分工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促成珠三角港口的整合是粤港今后的研究重点。香港应摆脱“什么都必须经过香港运输的观念”,正确认识自己作为国际集装箱运输港的定位,加强自身服务的建设,通过整体合作形成区域竞争力。这种合作可首先通过行业形成有约束力的竞争机制,但粤港之间对港口也应有协调机制。只有这样,珠三角港口群才可能在国内新一轮港口建设潮中领先。
粤港澳应近交远攻
广东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品安认为,在国内新一轮港口建设潮中,香港无须畏惧广东港口的竞争,相反应积极充当日益国际化的珠三角港口群的“龙头”,通过互补、扩大客户群,与广东五大枢纽港形成“合力”效应,共同对抗“外敌”。
今年“两会”期间,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已放话,“广东发展港口,香港请放心。”他指出,未来几年广东的集装箱运输需求将达到8000万标箱,单单靠香港,根本解决不了广东的需要。广东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决不会抑制香港的发展。
“还有一个原因是粤港之间港口的定位差别较大”,对珠三角经济做过多项专题调研的刘品安认为,区域之间要以分工合作代替无序竞争。在其向广东省发改委提交的一份《把珠三角建设成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报告中已为广东三大港口城市做了明确定位分析。他指出,广东的港口大部分是通过内河运输和从事重化工运输,如广州的南沙港、湛江港及珠海的高栏港,散货运输占了很大一部分。而香港的港口主要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外向型业务。
粤港区域经济专家、暨南大学教授封小云对粤港澳联手发展港口的观点也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