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机场集团完成了对浦东国际机场第一航站楼过境大厅的改造,设立了国际转国际(过境)、国际转国内、国内转国际3个过境厅,来往浦东机场的中转旅客再不用楼上楼下地穿梭,优化了转机旅客乘机手续,缩短了中转旅客的转机时间,将原来的120分钟缩短至60分钟。
这对于旅客来说,确实是件好事。而对于要立志成为亚太航空枢纽港的浦东国际机场来说,也是必然的一步。
枢纽机场是中枢航线网络的节点,是航空客货运的集散中心。对枢纽机场而言,其重要特征就是高效的航班衔接能力和高比例的中转业务。有专家甚至提出,抓住了“中转”这个特征,也就抓住枢纽机场的本质。一般而言,作为枢纽机场,其中转业务比例需达到30%。客流量年均8000万的亚特兰大机场,其城市人口只有三四百万,但中转业务高达80%。而香港、新加坡机场为什么能成为枢纽机场,其成功的秘诀就是它高比例的国际转国际业务。
然而要实现这一点,国内许多机场却有难言之隐。除了在大型机场的基地航空公司尚未健全枢纽辐射性航线结构以及缺少相关的政策法律支持,如市场准入、航管政策、机场建设费政策、国际联检政策等一系列之外,完善的机场中转设施和流程也是国内机场缺少的。据悉,目前我国大型枢纽机场旅客中转比例仅徘徊在10%,远远低于国际上对于枢纽机场中转比例的要求。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很多机场都是按照终端机场设计的,在设计之初,没有充分考虑到旅客中转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一部分中转旅客在我国机场的流失。可喜的是,近一两年我国在兴建机场时已经开始把中枢理念引入到机场建设当中。白云机场就是我国第一个按照中枢理念设计的机场,而2008年建设的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也将充分考虑国际旅客的中转需求。目前,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都分别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中转流程改造。
在这些努力的背后,需要提醒这些枢纽机场的是,高效的地面保障服务以及机场运作效率也是枢纽机场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中转货物而言,如果货站运营者以及地勤服务提供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那么就更加有利于客货处理效率的提高,加快货物的中转衔接速度。另外海关和安检如果效率高一点,流程再简单一点,其处理时间就会大大缩短。据闻,香港海关的高效运作大大提升了香港机场在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心目中的地位。另外,在航班延误在所难免的情况下,对中转旅客而言,什么时候可以让下游航班等候延误的上游航班,什么时候可以让延误的转机旅客转到下一个航班上去,什么时候转换飞机的廊桥以保证关键航班的正常运营,做好延误航班的旅客中转服务,保证他们的利益,这也是非常值得机场和航空公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